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由于认识到迁移现象在学习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教育界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由此可见,迁移与有效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迁移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受制于多种条件。例如,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客观条件对其有影响,学习者个体的诸多因素也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相似性 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个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学习过程、态度与情感等方面的。 ①学习材料的相似性。两种学习材料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有利于迁移。这说明不同学习材料之间具有共同要素,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学习材料的相似性是由两种学习中包含的共同表面成分和结构成分决定的,这属于客观相似;而个体对表面和结构相似性的认同则属于主观相似。可见,迁移的产生既受到客观相似性的影响,也受到主观相似性的影响。 ②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个体加工学习材料的过程是否相似也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妻。因素,而个体加工过程往往受到学习目标的制约,因此,学习目标是否一致、相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加工过程是否相似,进而决定能否产生迁移。 ③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场所、环境的布置、教学或测验人员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相似性能够给学习提供一些与原有学习相关的线索,从而促进学习过程中或问题解决中迁移的发生。 除了上面提及到的各种相似性之外,一些研究者还强调两种学习情境中所涉及到的其他成分的相似,如情感、态度等,都有提高学习迁移的可能性。 (2)原有认知结构 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对此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 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正因如此,定势在迁移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既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即定势有积极的一面,它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比如,短跑选手在听到“预备”口令之后准备起跑的姿势,就是一种积极的定势。此外,定势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即定势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妨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心理活动表现出惰性,显得呆板,而不利于适应环境,有碍于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