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等学校课程的结构体系。
一个专业所设置课程的组合,构成了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是靠开设的所有课程间的协调和补充。高等学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 (1)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 ①普通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政治课、外语课、体育课、军训课等,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全面培养人才所必须的课程。 ②专业课程是集中体现某一专业特点的课程,又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应用课程。前者是学习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而后者则带有较明显的职业倾向。 ③跨学科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建立在其他课程学习基础之上的,以促进学生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不会造成学习专业课程以后株守一隅,而能横跨几科,融会贯通。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①必修课程把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东西教给学生,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 ②选修课程比较迅速地把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课题反映到教学中来,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领域,活跃学术空气。也可以把不同专业方向及侧重的课题内容提供给不同需要的学生,以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3)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 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应该用较多的时间把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学好。同时,也要切实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师范要加强教学实习;文科专业要搞好阅读、写作、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和使用工具书的训练等。 (4)大、中、小课程(课时结构) 提倡课程的小型化,可以在不增加总课时的前提下,压缩教学内容,削减教学时数,可相应地增加课程的门数。同时,教师应积极开发30学时以下的微型课,及时地将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以及教师自己从事科研的成果及时转变为教学内容,这一做法也符畲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要求。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历来的课程研究专注于显性课程,而忽略了隐性课程。其实,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的影响。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征中习得规范和生活态度,学校在无形中也完成了社会化训练、阶级结构的维持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