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生说,我们现在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根本不费力,这应该归功于我们的语文老师。老师把课堂分配得有条有理,为我们开路清道,根本用不着我们去动脑,我们语文课的学习,顺畅得像上高速公路,所有的词语老师都会为我们解释,所有句式老师都会为我们分析,老师把所有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感觉在课堂上我们是优待的婴儿。 问题:结合材料,谈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有没有得到体现。
(1)通过对材料描述的分析,我们可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并没有被发掘出来。 (2)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与否直接受学生本人的学习动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所左右:②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创造性,因为学生对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过程受到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制约。而材料中老师“开路清道,根本用不着我们去动脑”“所有的词语老师都会为我们解释,所有句式老师都会为我们分析”.这种做法都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的主体,学生不用有过多思考,一点都不费力。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被调动起来。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人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