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地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文的祭文。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塾师解释说:“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 孔子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性格特点,针对同一提问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非常生动的说明,教学中应根据学的性格、爱好、品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量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最早出现于宋代朱熹著《论语》注释中:“孔子教学,因材施教。”这便是因材施教最早的来源。因材施教,要求我们重视并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育进度、深度、广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然后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扬长避短,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陶行知先生也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如培养儿童创造力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姚明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中等,但已参加少体校篮球训练。在“小升初”时,在父母的鼓励下,姚明夙夜奋战,考试超常发挥,还有体育加分,最终考上了一所市重点中学。然而升学不久,他们就发现姚明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有一定差距;同时,姚明每天功课做得很晚,渐渐地连打篮球也放弃了。父母认为姚明在重点中学学得太累,太苦,连最喜爱的篮球也要放弃了。怎么办呢?他们必须作出了选择——放弃重点中学,转到以体育为特色的普通中学。从此之后,姚明学习上一帆风顺,篮球技术也日益精进。几年后,就被召入市青年队,后来参加了上海市队,再后来就被召进了国家队,最后去了美国火箭队,成了一名世界级篮球明星。正是因为父母认识到姚明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才能使姚明成为著名的篮球巨星。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家长和老师。教书育人应秉承圣贤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实教”的教育理论,要慧眼识“另才”,才能“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