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和21日,一位网民揭露他存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顺县城一家超市里买的三鹿奶粉存在质量问题。该奶粉令他女儿小便异常。后来他向三鹿集团和县工商局交涉未果。为此,该网民采取网上发文的形式提出控诉,并以“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为题,不过该控诉遭三鹿集团地区经理以价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为代价,取得该网民的账户密码以请求删除网上有关帖子。事后该网民表示,他因为相信三鹿集团的解释,他买到的是假货,因此同意接受赔偿并删除帖子。据“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8月1日下午6时,三鹿取得检测结果:送检的16个婴幼儿奶粉样品,15个样品中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2008年8月2日下午,三鹿分别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了其注册所在地石家庄市政府和新华区政府。并开始回收市场上的三鹿婴幼儿奶粉。2008年8月4日至9日,三鹿对送达的原料乳200份样品进行了检测,确认人为向原料乳中掺入三聚氰胺是导致婴幼儿奶粉异常的最主要原因。确认因自己集团生产的奶粉导致众多婴儿患有肾结石后,三鹿集团开始进行危机公关工作。三鹿公关公司北京涛澜通略国际广告有限公司被指在2008年8月11日向三鹿集团建议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百度公司合作,屏蔽有关新闻的公关解决方案建议。三鹿集团是中外合资公司,其最大海外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根据新西兰政府的说法,恒天然公司在2008年8月份得知奶粉出现问题后,马上向中资方和地方政府官员要求召回三鹿集团生产的所有奶粉。不过恒天然公司经过一个月多的努力未能奏效,中国地方官员置若罔闻,试图掩饰,不予正式召回。恒天然公司只好向新西兰政府和总理海伦•克拉克报告。2008年9月5日新西兰政府得知消息后下令新西兰官员绕过地方政府,直接向中国中央政府报告此次事件。试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分析以上案例对企业的意义。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索。(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处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首。内部环境设定了一个企业组织的基调,影响其员工的控制意识。内部环境具体内容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直到因自己集团生产的奶粉导致众多婴儿患肾结石,仍然没有采取诸如召回等实质性行动,甚至还进行所谓的“危机”公关。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J二检验了三鹿集决策层的诚信与道德观。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要求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对培育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舫范作用有着积檄的意义.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非一朝一夕之功。(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组织辨认和分析与目标实现有关的风险的过程。风险评估提供了控制风险的基础。食品加工企业除了对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存储储藏、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价、分析之外,还应该就最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设立应对措施。显然三鹿没有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在问题暴露后甚至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真相。(3)控制活动。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事前)控制与发现性(事中与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4)信息与沟通。三鹿集团没有一个信息与沟通系统。从现有报道看,2008年3月三鹿集团接到消费者的投诉,但直到2008年8月2日,三鹿集团才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石家庄市政府。这中间合资方新西兰恒天然公司还被迫通过新西兰政府,绕过中国地方政府府,直接向中国中央政府报告此次事件。及时、准确、完整地搜集、加工、整理决策研需的信息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是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是组织中的信息交流。(5)内部监督。三鹿集团没有建立一个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内部监督系统。内部监督相当于内部控制的“家庭医生”,是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从表面上看,三鹿奶粉事件主要的风险因素来自原料采购控制环节,但从事件的产生、发展来分析,则无疑牵涉监管环节、行业特征、内部控制等多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