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体内正常的止血、凝血和抗凝血机制。
正常止血机制:(1)血管因素:当血管破裂后,即刻发生局部小血管反射性收缩,这是人体对出血最早的生理性反应’,继之管腔变窄,受伤的血管内膜闭合,使受损部位血流减慢且破口缩小,血小板很快黏附于血管内皮下已暴露的胶原纤维和基底膜上。(2)血小板因素:影响血小板黏附的因素中重要物质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导致血小板直接黏附损伤部位,其次,在胶原、凝血酶等作用下,血小板膜糖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原受体,使纤维蛋白原促进血小板相互之间黏聚变形,形成血小板白色血栓。还有血小板膜磷脂在酶作用下释放花生四烯酸,随后转变为血栓素A2,能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血管强烈收缩,有助于局部止血。(3)凝血因素:血小板和组织损伤后,分别释放出血小板第3因子(直接参与凝血反应)、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同时血浆中凝血因子Ⅻ与胶原纤维接触后,使凝血因子Ⅻ被激活,此时开始了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一系列变化。最后在血小板白色血栓周围形成纤维蛋白网,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阻留其中构成凝血块,在血栓收缩蛋白作用下凝血块收缩并紧密粘在损伤血管壁上,堵住伤口,达到永久止血作用。正常凝血机制: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酶反应,凝血过程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即前一个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的顺序连锁反应。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凝血活酶形成: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2)凝血酶形成。(3)纤维蛋白形成。正常抗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包括抗凝血物质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抗凝血酶Ⅲ是主要抗凝血物质;纤溶系统对维持血液流动状态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