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贾平凹的《丑石》分析怎样开拓散文的诗意?
从散文本身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丑石的历史为经、环境为纬,着重从两个方面开拓散文的诗意:1.对丑石的形象特征进行了纵向开拓——散文中的主体形象(丑石),是个外丑内美的世间稀罕的音石的形象,奇在何处?其一,出身奇特,它不是一般的地上的石头,而是诞生于太空、遨游于宇宙,“发过热”、“闪过光”,并且绘人以“光明、向往、惮憬”的天体明星;其二,经历奇特,它却又不幸地“落”到了陌生的地球上,由于它肤色黝黑、体态欠端,不能满足“世俗”生活的需求,受尽肉眼凡胎的讥讽;其三,遭遇奇特,不幸之后又逢大幸,终有一日为人发现而“运走”,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建设美好未来作贡献去了。由此可见,散文中丑石的形象,是我国散文画廊中一个既新又美的形象,并且为这篇散文抒情述意提供了依据。2.对丑石的环境特征进行了横向开拓——这篇散文的诗意,是奠基于丑石形象的刻划,并且通过丑石与各种人物形成的环境而抒发出来的。文内描写了三组人物关系,通过第一组人物关系的描写,写出了丑石遭遇不幸的连绵性,丑石,既遭到奶奶嫌它碍事的埋怨,又受到伯父对它盖房无用的遗憾,还招致“我”搬它不走的咒骂,家里三代人无不冷眼相待,寄寓了大材难为小用之叹;通过第二组人物关系的描写,写出了丑石遭遇不幸的严峻性,连最熟悉各种石头价值的石匠,不但没有发现“丑石”的美,居然也表示出对它不能修磨的厌弃,表述了“稀世之宝,行家难辨”之意;通过第三组人物关系的描写,写出了丑石遭遇变化的戏剧性.在历尽人间凄惶之后,丑石终于时转运来,被人发现,为人所识,从而变悲为喜,抒发了天文学家与宇宙天体互相发现的庆幸之情。这样,就使散文的诗意浓郁、浑厚、而有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