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各族民间文学相互影响的特点。
(1)中国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中国民间文学,即生活在现在中国疆域里的56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口头文学。它是一个漫长历史的产物,具有多源共生、互渗互补、交融整合的多元一体格局。 (2)各族民间文学相互影响的特点: ①发生学意义上的多源共生:中国民间文学发生的多源性,从古代文献资料到当代田野调查都有许多证据。从古籍记载来看,以汉籍中最著名的“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为例,书中不仅提到许多不同的国民和族名,而且介绍了大量各地不同的神灵形象与祭祀方式,且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神话系统。《山海经》中神话系统的多元性,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学在发生学上的多源特征。 ②历史交流中的互渗互补: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使得各族文学在保持特定传承环境的同时,不断与其他民族相互交流和渗透。主要表现为许多相邻民族之间,流传着相同的神话母题、故事类型和民歌形式。如洪水后再繁殖人类的神话、“雷公报仇型”、“寻天女型”。在中国民间故事中许多重要的故事类型如“狼外婆”、“求好运”、“灰姑娘”等,皆在许多民族中发现大同小异的不同文本。汉族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如《木兰辞》中的“金柝”,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 ③国家统一过程中的交融整合:①表现为一源分流的亲缘民族中保存着一些共同的民族文学传统。如今天的瑶、畲、苗族中都有以盘瓠为中心的族源神话。②表现在汉语和汉族民间文学起到的某种“标准化”作用上。如《刘三姐》歌词多为壮族人民以汉语创编。③汉语作为强势语种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有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同时以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民间文学创作。如仡佬族将汉语成为日常用语。④少数民族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不断被发现并迅速得到全国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