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拒检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检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接着,进步人士张志让、杨卫玉、傅彬然三人又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的联合声明,由《宪政》月刊、《国讯》杂志、《中华论坛》、《民主世界》等16家杂志社联署于8月17日发表,还宣布自9月1日起不再送检,并将这一决定函告国民党中宣部、宪政实施协进会和国民参政会。同时《宪政》月刊、《国讯》杂志、《中华论坛》、《民主世界》等10家杂志社还决定出版一份不向国民党政府办理登记手续、稿件全部不送检的《联合增刊》。8月27日,重庆杂志社联谊会集会,在拒检声明上签名的杂志社增至33家。9月15日《联合增刊》第1期问世。9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机关刊物《群众》杂志也宣布自即日起不再送检。拒检声明发表后,立即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由生活书店等19家出版社组成的新出版业联合总处宣布坚决支持重庆杂志界的拒检声明,叶圣陶等进步人士发表了《我们永远不要图书杂志审查制度》等文章。9月1日、4日《新华日报》先后发表社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走向和平的新中国》,抨击国民党当局实施的原稿审查制度,号召新闻文化界为争取新闻出版与言论自由而斗争。在成都,9月8日,《华西晚报》等16家新闻出版机构集会,宣布从即日起不再送任何机关检查,自负言论报道之责,并发表《致重庆杂志界联合会公开信》予以声援。至此,由重庆发起的拒检运动扩展到成都,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此外,昆明、桂林、西安等地的新闻出版界也纷纷成立联谊会,集体投入拒检运动。四川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学生编辑的刊物、壁报也通电响应拒检,不再送各校训导处检查。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为了缓和国内外的矛盾,国民党当局被迫于9月12日由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吴国桢出面向外国记者宣布自10月1日起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但留了一个尾巴,即收复区在军事行动尚未完成以前除外。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第十次常委会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和办法。至此,拒检运动获得了巨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