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通讯体裁的创新。
近年来,我国通讯报道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内容上坚决摒弃夸饰成分,思想上刻意追求深度价值,形式上百花齐放,技巧上新颖别致,出现了通讯与散文、杂文、政论等文体杂交的作品。《中国青年报》等一批报刊记者采取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的方法,写出了较多的引起受众关注和赞赏的通讯作品。有人将这些作品冠之以“全息摄影”的名称,以区别过去“平面照相”模式。曾获全国好新闻评选特等奖的通讯《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以及《关广梅现象》系列报道,关于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报道等,“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报道对象作动态的进行式的透视和扫描,标志着我国的通讯报道在政治内容的接近性、参与性,艺术形式的创造性、可读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目前,我国众多的优秀记者正在继续探索通讯报道的政治性、艺术性和新闻性的良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