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写作如何选好表现角度和展开矛盾?
从文体发展情况看,体裁形式的变化创新比较缓慢,在某一时刻甚至有停滞不前的情况。然而从作品表现形态看,即使是同类题材同一对象的报道,却有着千差万别。可以说,在一定时期内,体裁上创新的可行性是有限的,而作品实际的面目却是无限的。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表现的角度的无限性。新闻的新,通常也包括角度新。比如,有很多关于农村变化的报道,通讯体裁无非是记事、访问、巡礼、速写等等,但表现角度却可以多变。作品表现角度的这种多变性,或者叫无限性,往往反映在根据怎样的报道思想,从哪一个侧面选取事实来加以表现。造成独特的表现角度的另一个方法是善于运用人称。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称,可以写出迥然相异的作品。如《“妈妈教我放鸭子”》,采用“纪谈”的形式,通篇除了开头几句,全部是一个18岁姑娘的自叙,人物语言富有个性,乡土气息浓厚。而如果不是采用第一人称,就很可能削弱人物语言的特点,从而影响人物形象的表现。好的新闻报道,都注意抓矛盾和表现矛盾,特别是篇幅较长的通讯作品,更应使矛盾成为吸引读者保持阅读兴趣的“诱饵”。如《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自始至终围绕着个人与单位、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个人内心的矛盾,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通讯意在揭示出人才交流中的问题,因此紧紧抓住“工程师出走”这一矛盾中心,写了各方面的矛盾,作品的整个情节亦围绕着矛盾展开。可见,抓矛盾和表现矛盾对于突出通讯主题和展开情节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