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新闻事业发展的不同态势。
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简要表述: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增长,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代新闻事业是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社会经济形态决定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技术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发达的程度,是制约新闻事业发展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传播制度,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针。传播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的新闻事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1958年9月新中国的首座电视台建立并开播,电视新闻很快与报纸、广播一起成为新闻事业的三大支柱;1982年7月23日,中国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定点成功,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了利用同步地球通信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可现场同步直播和洲际传播。1995年中国第一家电子刊物《神州学人》上网,截至1999年7月,新创网络报刊250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家级新闻机构,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址。中国的报纸在近20年内,靠采取现代传播技术,实现了告别铅与火的跨越,目前正在用网络技术装备自己,实现对笔与纸的告别。正在建设的中国有线电视网,将把中国城乡联为一体,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高速通道和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基础设施。中国的无线广播和电视以及通讯社,也正借信息革命的巨大推动力,登上新台阶。传媒结构的变化。多种媒体既优势互补,又展开了同业竞争。中国的报纸除了采用现代通讯技术,通过缩短编排印刷时间和增设分印点等措施,力求在早晨上班前把报纸送到大城市用户,有的还出早午晚三刊,尽量缩小在时效上与广播电视新闻的差距。报纸增强了感染力,与电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电视则为弥补自己反映的表层性和信号的易逝性等弱点,努力在思想深度和理性把握上下工夫。广播新闻则首先借鉴报业经验,分设专业台,同时又开辟电话参与和热线直播新栏目,消除与生活与听众的隔阂。报业出现了主报办子报、电视台办专业频道的热潮,受众参与、嘉宾主持、访谈对话又成为了电视与报刊的神来之笔。在多媒体阶段,我国的传统媒体纷纷采用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改造和完善自己。首先在互联网上设立自己的网站,创办网络报刊即电子报纸,到1999年初,我国已有127家报刊在网上创办了电子报。多种媒体靠网络技术融为一体,将为新闻传播事业开辟更加壮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