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体验对于文学创作有何意义?请举例说明。
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意、诗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特殊形态。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指向的是价值世界。体验与深刻的意义相连,它是把自己置于价值世界中,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对文学创作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从作者的角度看,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体验对于文学创作有如下作用:(1)体验使情感诗意化。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这种体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情感的诗意化。作家的经历中所遇到的某些人、事、景、物(对象),进入到他的情感领域,他与这些人、事、景、物共同着生命,在沉思中进行了诗意的“处理”,并时时拨动他的情感的琴弦,甚至幻化为种种形象。作家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体验过程是把外在的世界包含在自身生命中,世界已经主体化、情感化。这种变化就是“移情”,即在体验中“物”与“我”的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自我仿佛移入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一旦作家动笔写这些人、事、景、物,那么所写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所以文学描述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例如有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中学语文教师,曾亲自到湖北省黄冈县城外的“赤鼻矶”考察,看到当地的景象很普通,并非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得那样壮丽,因而赞叹苏轼的神来之笔。实际上,这就是情感诗意化的体现。苏轼把景象写得那样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是为了烘托周瑜这个英雄,而周瑜正是他的理想的化身。他表面上写景写周瑜,实际上是将自己的理想移情于景象和人物,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从而表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2)体验使意义深刻化。由于体验直接指向人的生命,以生命为根基,它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可以说,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但情感中又包含理解。体验总是将主体自己与命运、遭遇相联系,而且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体会到的文化情感积淀出发,去探问、去升华、去深化,所以体验在产生新的情感的同时,也产生深刻的意义。可以说,意义的深刻化是体验的又一特征。体验一方面具有直观性(感觉的形象的),另一方面又超越情感和形象,生成更深刻的意义世界。换句话说,体验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印象上面,而且必然会在美学的哲学的沉思中进入意义的世界,甚至是深刻的意义世界。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苏轼在赤鼻矶泛舟赏月之时,他不仅感受到了江水、明月、清风的美好,他进一步在思索人应如何面对它们,消极出世本身是不现实的,于是他提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适应自然,既要用豁达的心胸来排遣社会现实给自己带来的苦闷,及时行乐;又要积极的面对现实,自己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虽然朝廷不喜欢自己,建大功立大业已无可能,但顺应时势,建小功业,为民办点实事是可以办到的。正由于他有这样一种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在海南为民办了不少实事,受到海南人民的敬仰和纪念。这就是达到了人生意义的深刻化。所以《前赤壁赋》就成为了一篇传世佳作。(3)体验是感受的个性化。在体验中,因为体验的东西是难忘的,是情感的起伏激荡,是意义的深刻领悟,那么你在体验中的感受必然受到你自己的出身、经历、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的“塑造”,而成为你个人的独特的感受。这样在体验中感受的个性就充分表现出来了。例如《红楼梦》第38、39回写大观园内的螃蟹宴,其实写的也是吃饭而已,但曹雪芹写出了不同人物在吃螃蟹后的不同体验所生成的不同感受。对于那些贵族公子小姐来说,他们的感受可能是美食节、狂欢节、诗歌节等,当然他们的感受也有细微的区别,这从他们各人所写的螃蟹诗可以看出。但是,作为一个贫穷农妇的刘姥姥的感受就另是一样,她仔细算了一笔账,说:“……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的了。”那么刘姥姥的感受为什么会与那些公子小姐相差那么远呢?这主要是刘姥姥的出身、经历、动机、欲求、阶级地位等与那些公子小姐不同,由此形成的对生活的体验制约着他们的感受。对于作家来说,个性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个性化往往是艺术独创性的标志。因为越是个性化的感受,越真实,越亲切,越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