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宗炳与王微的关于山水画的综合理论。
第一,“畅神”的山水画功能论。宗炳在论山水画的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仁智之乐”,说圣人是以他的思想体现道的,而山水则以它的形貌使圣人的道表现得更完美:“夫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宗炳实际上认为,反映自然美的山水画的作用是畅神。他说:“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山水画使他感到精神愉快之极,令人愉快的都超不过山水画。王微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观赏表现春秋美景的山水画所得到的精神享受,在他看来是音乐及玉宝都不能相比的。宗炳和王微的山水画功能论表明,再现自然美的山水画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由于描绘的对象不一样,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从孔子开始的人物画的那套寓褒贬、存鉴戒的功能论,已不适用于山水画了。山水画有它自己的功能,那就是使人精神愉快的“畅神”作用。第二,“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王微明确指出,山水画的作用“效异山海”。为什么山水画同真实的山海之景给人的感受不一样呢?他的回答是,山水画创作“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画山水画,不单是画家手头上的活动,而是倾注了画家的思想(神明降之),所以才产生了画的情趣。正因为如此,王微认为,创作山水画不能像画地图那样“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浸流”。在山水画刚兴起的时候,王微就反对自然主义的画画,要求“神明降之”,在理论上为山水画确立了正确的创作思路,这是很是可贵的。宋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郭熙继承了王微的思想,在《林泉高致集》一书中进一步加以发挥。第三,“观察体验,咸纪心目”。宗炳亲历许多名山大川,“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不仅饱游观看,而且“应目回信为理”,找出自然景物的规律。由于观察体验精熟,所以“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就是不面临自然景物,也能默画出完美的形象。王微也有这种修养,他致友人书说:“一往迹求,皆得仿佛。”通过观察体验,将山川景物默记在心里,背对它们依然可以画出来,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一种优良传统和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