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阻抗产生的原因。
(1)对辅导工作的偏见。在人们眼里,请求个案工作者帮助的人是一些形象不好的人,他们懒惰、没有责任心、没有自尊心,甚至行为古怪、精神上有问题。这些社会的一般认识和评价会给求助者产生极大的压力。当求助者来到辅导机构,请求个案工作者的帮助时,或多或少地会受到这种评价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在整个辅导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来。(2)私人生活表达的限制。在辅导过程中,个案工作者首先面对的阻抗是求助者表达自己私人生活感受的困难。这不仅会涉及求助者不愿表达的痛苦经历,而且有些还会与社会的一般价值标准不一致,这种经历的回忆就会使求助者感受到耻辱。因此,个案辅导过程不可能是顺利的,总会遇到求助者的犹豫不决、担心、耻辱、悔恨以及沉默等抗拒。(3)敌意表达的限制。虽然个案工作者可以采取接纳的态度影响求助者,减轻求助者的紧张、担心和耻辱等感受,但求助者在表达自己的敌意过程中仍然会体会到各种他人评价的压力。这种压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助者意识到的,这种敌意的表达会受到与个案工作者会谈气氛的影响;二是求助者意识不到的。由于敌意在形成过程中就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求助者的敌意感受也就经过了自己的曲解、否定和压制。因此,有时求助者自己也不明白敌意产生的真正原因和发展过程。(4)基本性焦虑的影响。基本性焦虑对求助者的影响比较长久、基本,但求助者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却非常少,它储存在求助者的基本价值观中,构成求助者基本价值标准的一部分,而求助者自己通常无法意识到。因此,随着辅导工作的深入,求助者的阻抗逐渐从意识层次转向无意识层次,阻抗的表达也逐渐变得隐蔽、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