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改变的主要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
心理学家海德指出,在人们的认知体系中,存在着趋向一致或平衡的压力,这个基本原则体现在他的著名的“P-O-X"模式中。在这一模式中,P代表个人,即认知主体;O代表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代表与P和O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认知结构中的这一三角关系可以是平衡的,也可以是不平衡的。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否则便存在不平衡状态。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会产生心理紧张,造成恢复平衡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改变态度、求得平衡。
(2)认知不协调理论
由费斯汀格提出,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协调一致时,就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协调一致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①改变某一种认知元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②强调某一种认知元素的重要性。③增加新的认知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