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基本含义和它们各自的影响。
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形成是从汉代开始的。汉初就注意选举贤士,高祖十一年下“求贤诏”。文帝即在次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十五年下令要各级官吏举荐贤良,皇帝亲自出题策问,这是汉代取士的开端。武帝时曾一再诏举“贤良方正”,“贤良”之举便成为汉代取士的一种制度。武帝元光元年冬,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为汉代举“孝廉”的开始。汉武帝元封四年令诸州各举“秀才”一人,州举“秀才”,郡举“孝廉”历代因之,统称察举或选举。这是一个自下而上向国家输送官员后备军的有效途径。其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汉代的察举选士尚处初创阶段,它体现了尚贤使能的精神,为“学而优则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2)它为社会下层人士进人统治集团开辟了切实可行的道路;(3)汉代选士制度为人才使用规定了明确的方向,使教育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浓厚色彩;(4)此一制度固然可以激励士人刻苦求学,但由此也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学习不切实务,教学呆板等问题,成为整个封建时代教育难以克服的弊病。“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僚的主要制度,始于魏,行至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做法是:“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家世”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其有言行修著者升进之,或以五升四,或以六升五,倘或道义亏缺,则降下之,或自五退六,或自六退七矣”。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九品中正制”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操纵舆论,左右荐举和征辟的局面,国家也得到一些人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魏晋之际士族势力膨胀,品第士人的标准逐渐舍弃才德,专讲家世门第,成为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3)取士大权操诸著姓,形成一种奔驰选请的坏风气,知识分子没有学习积极性,逐渐导致学校的废弛。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形成的。隋文帝为独揽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九品官人制度”,开皇三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大业三年定十科举人,后人以为十科举人中的“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即进士科,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产生。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举制的实施,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起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2)由于选才和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促进了读书的积极性,也就促使了学校的发展。(3)科举考试为有权者垄断,考试内容和方法失当,“八股取士”方法的实行,逐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