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听觉现象有哪些?听觉又是如何产生的?
(1)声音的属性。声音具有三个属性,称为感觉特性:即音强、音高和音色。(2)听觉的适应与疲劳。听觉适应有选择性,即仅对作用于耳的那一频率的声音发生适应,对其他未作用的声音并不产生适应现象。如果声音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便称作听觉疲劳。(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差较大,就产生混合音。但若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很接近,则会听到以两个声音频率的差数为频率的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耳鼓也称鼓膜,将外耳与中耳分开,并且通过鼓膜的振动将声音传递给中耳的三块小骨。该三块小骨形状各异,名叫锤骨,砧骨和镫骨,通过它们将振动集中起来最后送到另一个叫卵圆窗的小薄膜而进入内耳,内耳的形状类似蜗牛,内部充满液体,名叫蜗牛壳,它是听觉的主要器官。当声波通过液体作用于蜗牛壳内基底膜时,它上面的一些长短不同的毛细胞就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向大脑。由于在和听神经联系时,基底膜上各个毛细胞的物理形态变化不同,改变了一些神经细胞的电活动,因此传向大脑的就是带有对声波的频率和振幅编码的信号,从而形成具有音高和音强的声音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