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信息时代引发的学校管理变革。
答:(1)学校管理理念和理论的变革。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学校管理现代化首先是管理意识的变革。教育管理现代化要求增强三个意识:大局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在学校管理理论方面,其变革主要体现在大数据理论、信息系统理论、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的强化与应用。
大数据理论是在以社交网络基于位置的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发布方式不断涌现,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兴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大数据具有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学校管理工作涉及对各种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这为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信息系统理论是指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理论。学校管理中,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学校管理中,信息起着基础性作用。管理人员要收集反映各种资源的有效数据,然后将这些有效数据加工成各种统计报表、图形、曲线等形式,以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学校任务。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组织理论是一种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的教育组织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人的地位是不同于其他管理要素的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的主体。对于学校而言,管理实际上就是学校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以信息相互交流为基础的沟通过程,这对学校管理人员的情感、宗旨、信念、价值判断、行为标准等“软”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时人性的尊重增强凝聚力,提高学校信息管理的效能。
(2)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
随着科学管理新理念的梳理与信息系统理论的引入,学校管理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建设方面都需要进行全面革新。
学校要实现管理的高度信息化,必须有完善的硬件设施,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实现硬件设备的现代化,为管理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要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还必须有与硬件构成的网络环境相匹配的信息化应用环境,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3)信息管理方法的更新。
信息化背景下,学校管理的重心整体移向对知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在管理方法上呈现出集中化、个性化和规范化的特点。
在学校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各种信息数据成为学校非常重要的资源,集中化管理能够统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降低管理成本;现代学校管理系统要求以用户为核心来组织信息资源,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实现个人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递,提高管理效率,须使管理规范化。
(4)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
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是推进学校菅理信息化的主力军。学校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应用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提高信息素质,充分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P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