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建国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制度,经过50余年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及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高等教育制度明显落后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不能迅速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继续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1)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其改革的中心在于改变高等教育领导权过分集中于中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地方以及高等学校的权限。这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高等教育领导管理过分集中于中央导致了对全国各地高等教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的呆板划一,也助长了领导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不利于调动地方和高等学校的积极性。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其高等教育制度应该因地制宜,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中央对地方和高等学校实行有效“分权”和“授权”,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地方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活力。与此同时,中央通过法律、经费拨款等手段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行有效的宏观控制,从而保持中央和地方对高等学校在领导和管理上的协调。(2)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制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成人高等教育既是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的补充和机会的提供,也是对在职者的职业技能的强化和提高。从现实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应该重点改革和发展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扭转成人高等教育中片面追学历的状况。在提高成人文化教育程度的同时,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结合。②优化成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成人高等教育应该在适应社会发展和广大成人教育要求的基础上,以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中心,较大规模地发展本科教育,在条件较好的成人高校开展研究生层次的教育。③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④制定宽松的政策,吸引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考试命题的质量和科学性,彻底实行教考分离,确保考试公平,借助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工具,开展网上考试与录取。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宽进严出的特点,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向农村,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加强对自学者实行有效的社会助学,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巩固率和效益,减少浪费,做到宽进严出高效益。(3)加强高等教育制度间的协调和联系。普通高等教育制度、成人高等教育制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不同的组织系统和教育形式,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使整个高等教育制度及系统处于一种结构优化、效益最佳的状态。因此,必须打破各种高等教育制度间的不良界限,实行制度间的相互认可、转换和共享,如普通高教与成人高教的学分互换、课程教学的相互开放、学籍的双重承认等,有效实现高等教育制度标准的灵活与统一。高等教育组织系统内部制度的科学与协调,是促进高等教育制度间协调和联系的重要前提。各种高等教育制度内部的混乱,也必然导致整个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和效益的低下。所以,上述措施是完善高等教育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