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高等教育管理民主性原则的贯彻实施。
(1)健全民主组织和制度,实行责权利三结合。民主意味着集思广益,也意味着公正,保护各自应有的权利和利益。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公正意味着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明确各自的义务。也就是说,民主需要照章办事来补充。在我国,教职工代表大会是高等学校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组织,从根本上保证了高校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等合法权益,是贯彻高等教育管理民主性原则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具体体现。为了保持高等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职工代表大会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的路线,接受学校党委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党组织制定的有关政策、措施,发挥全校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促进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和四十二条分别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近年来,有的高等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开始设立董事会,以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学校的管理。(2)推进决策的民主化,提高决策和管理的效益。民主性原则要求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做到制定决策的民主化、执行决策的民主化、检查决策执行情况的民主化、评定决策结果的民主化。要让高等教育的被管理者,更确切地说,让决策的具体执行者民主地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的决策过程。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决策执行过程中,管理者了解情况,调整、改进执行的方案和方法,都离不开民主的作用。管理者要尊重下属,虚心向他们求教,及时而合理地对方案与方法的执行进行调整和改进。惟有民主化的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决策执行的检查和结果评定才能全面、科学、合理,激发和强化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工作热情,发挥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最终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益。(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正确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知识和人才,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尊重人才是尊重知识的表现,是客观规律对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尊重人才是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作为高等教育管理者,要树立行政管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法、护才之胆。要依靠高等学校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依靠以教授为骨干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来办好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从思想上提高人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作用和特长,做到知人善任,并根据教师劳动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目前,动员和依靠教授、其他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做得还不够,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