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提高教育经济效率的途径。
教育改革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主要途径有: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给学校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力,发挥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确定合理的人力结构,提高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特别是师生比例,同时还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质量,确定合理的物力结构,提高学校物力资源利用率,使学校各种物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加快学校后勤改革,尽快实现学校后勤社会化。(1)正确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正确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是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外部条件。它主要包括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比例;教育投资的合理分配。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决定着一国一定时期的教育投资总量,也决定着各级各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人均教育投资量。只有在教育投资总量和人均教育投资量适度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率。(2)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学校教育投资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采用何种投资管理体制,如何管理教育投资,也是影响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基本出发点应当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教育单位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果。(3)建立最佳的人力、物力结构,充分发挥学校规模的效率。学校规模的大小主要指教师数、在校生数和各项物质设备的多少而言。规模过大或过小都直接影响学校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只有在适度规模时,才能使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得到最好的发挥。(4)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管理可以出效率,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财、物得到合理而充分的使用,既能减少消耗,又能增加产出。因此,提高学校工作的管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5)实行人才培养的成本核算。根据人才成本核算的需要设置会计科目和统计项目,使投入、使用与产出挂钩,按不同种类学生分别核算培养成本。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教育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规律,使教育投资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