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
(1)重点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及中等教育结构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第一,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今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以及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并支持个人办学,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对市场经济,有个较大的发展。第二,在普通中学的高年级实行分科教育,创办职业高中,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做到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化。第三,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中等教育学校也可以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一种是半日制业余学校。这样就可以把教育部门办学和社会工矿企事业单位办学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各种类型中等学校的积极性,促使中等教育结构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第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单成系统,大力发展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中等职业、中等技术和中等专业学校,增加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比例。例如,有几个省近几年来采取各种措施调整了中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80年普通高中比例下降为81.1%,中等专业、中等技术和中等师范教育等各类学校学生数上升到18.1%。 (2)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专业性的、职业性的和技术性的单向教育,它担负着培养各种专门职业技术人才的任务。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同物质生产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和联系。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正向着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体系方向发展。就目前进展情况来看,主要进行了以下一些工作:第一,明确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确定各层次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第二,沟通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促使他们共同发展;第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挂钩;第四,促使全日制职业技术与业余职业技术教育共同发展,使业余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整个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3)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核心是把老模式的大学搞活,使高等教育更具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正向着学校网点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协调,专业学科体系配套的方面发展。第一,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学校网点布局向着合理方向发展,我国各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因此,造成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学校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变。因为从教育对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方面来说,经济发达地区需要有合理布局、结构协调的各类高等教育,而经济发展中地区也应当有本地区的高等教育群体。基于这一点认识,目前我国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中地区在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都力争把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包括进去。都在规划如何建立具有本地区特点,适应本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逐步改变和摆脱本地区高等教育不发展,学校教育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状况。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第二,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高等学校正向着多层次化方向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长期以来墨守陈规,受正规化的约束,捆绑得很紧,不敢有丝毫的改动,因此,造成高等学校的本科生与专科生比例严重失调的后果。据1983年统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约120万人,其中专科生仅占23%左右,而且专科生中,多数又是师范类的专科生,而理、工、农、医等专科生很少,工科院校在校学生数中,专科生仅占11.7%,本科生与专科生之比为9:1,农科和林科院校专科生比例不仅小,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第三,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合理的专业学科体系正在建立。第四,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总之,我国目前教育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大力加强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使其向着多样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结构,使职业技术教育向着体系化、完整化的方向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发挥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力,使高等教育结构向着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我国整个教育结构更加系统和合理,更加适应经济的需要,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