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观点如下: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下述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传播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同时,启示了利用大众媒介营造舆论、控制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