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十家”指什么?其主要几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也很看重“礼”,把“礼”作为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孔子的“救弊”更偏向以治心的办法改善社会、人伦。因此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为“仁者”,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的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善。这种善、道德力量的根源来自“天地之大德”。儒家讲究积极入世,主张个人重道德,修身、治国,平天下,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2)道家。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则崇尚“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游”,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道家讲究超然物外,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在艺术。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老子“无为”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到庄子这里改造为对世界的态度。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对生活中各种欺压、纷争、污浊,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艺术精神的培养。他的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特别能涤荡人的心胸,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有重要的影响。(3)法家。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泰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这些人物试图对宗法社会的旧结构及礼法习惯有所革除,目的在富国强兵。后期的法家越来越变为君主集权专制的阴谋术。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在“法”的方面,后期法家使“下约民”的一面畸形发展,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所谓“以杀去杀,以刑去刑”。法家理论对后代中国政治影响极呔,负面作用极深。(4)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墨子是位手工业者,他的学生,既是他劳动技能的徒弟,又是他思想的传人;劳动的协作,使这个学派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等。“兼爱”就是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这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的兼并战争,所以又与“非攻”的思想密切相关。“尚同”是强调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节用”是节省财用,这也是针对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提出来的。实际上,墨家只是反对敲剥民利的“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诚然这个学派有其局限,但那是它刚刚兴起时的幼稚,却也显示出它独具的气魄。像“选贤”做天子的想法就不是其他学派敢提出的。这个学派在问世不久即遭到灭绝,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墨家发展到战国时期,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发明创造。(5)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这个学派渊源古老。邹衍还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董仲舒用它来解释《春秋》,建立了“天人感应”说,而民间的各种禁忌迷信,也多为阴阳五行思维方式下的产物。(6)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些理论,与这个学派也有密切关系。邓析当年专门帮人诉讼,用辩术取胜,到公孙龙、惠施则有所谓“离坚白”、“合同异”之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辨色彩。这一派的学说随着战国的结束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