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播。
(1)社会基础。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2)传播的教义。从魏晋之时起,教义已经以大乘经论为主,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3)佛教的发展。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有南北之分。在南朝,皇帝和土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与北朝“偏于教”的倾向大相异趣。偏于谈理,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喜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对儒、释、道三家义理往往喜欢作调和之论。南朝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所以接受外来宗教显示出鲜明的本土色彩。南朝虽然也大兴佛法,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小得多,而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到北魏末期,已经高达两百万人,占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引起北朝的灭佛事件。大量的人口成为佛教徒,使国家既缺少兵源,又缺少税源,大量的土地也被控制在寺院手中;虽然北朝皇帝、贵族与南朝一样佞佛,然而事关国家安危,对佛教也不能不进行清算。北朝大规模的灭佛有两次,一次是发生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再一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4)而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又是极其深刻的,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现象。寺院、僧徒、出家,改变着固有的社会结构,冲击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发着新的生活信念和生存方式。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绘画艺术,都是艺术中的新景象。魏晋以来中国文人画的一个渊源则是佛教绘像影响下的人物画。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新的文学体裁的产生。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寺庙和僧侣甚至使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在中国立足。而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儒家思想短期内是受到冲击的,当它在宋明时期走向复兴时,它的学术建设方式,是吸收了佛家伦理的长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传入,又深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