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各类化学烧伤的特点。
(1)酸烧伤:常见为硫酸、硝酸、盐酸烧伤。它们的特点是使组织脱水,组织蛋白沉淀、凝固,故一般不起水泡,迅速成痂。因此也限制了继续对深部组织的侵蚀。一般烧伤越深,痂色越深,韧性越硬。但由于痂色的掩盖,早期对深度的判断较一般烧伤困难,不能因为无水泡即判为深度烧伤。(2)碱烧伤:常见为苛性碱、氨、石灰及电石等。强碱可使组织细胞脱水并皂化脂肪。此外,碱离子与蛋白结合后,形成可溶性蛋白,能穿透到深部组织。因此,如果早期处理不及时,创面可继承扩大或加深,并引起剧痛。急救时的冲洗要尽早,时间要长,有人甚至主张在流动清水中冲洗24小时。但电石遇水后产生乙炔和氢氧化钙(石灰)并释放大量热,故不能用水冲洗。碱烧伤一般都不主张用中和剂。(3)磷烧伤:磷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现代战争中,磷弹的应用也较多。白磷的特点是熔点低,为44℃,极不稳定,在常温空气中或受震就会自然。除由于皮肤上的磷因接触空气自然引起烧伤外,还由于磷燃烧氧化后形成的五氧化二磷(P2O5对细胞有脱水和夺氧作用,遇水则成为磷酸,造成磷酸烧伤。从创面迅速吸收的磷及磷化物可造成内脏的损害和功能不全,尤其是肝和肾。磷在创面燃烧时,会发出烟雾和大蒜样臭味,在黑暗中可见蓝绿色荧光。创面呈棕褐色,在暴露情况下,可呈青铜色或黑色。创面一般可深及肌肉甚至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