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齐桓晋文之事》中“以羊易牛”一段为例,说明孟子散文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
答:孟子首先说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从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说明他具有不忍之心,而不忍之心,就是保民而王的基础。宣王虽有“以羊易牛”的事,但对于这个不忍之心,认识还是模糊的,因此有启发他的必要,这是推行仁政的出发点。然后指出“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羊何择”,替宣王发现解决认识上的矛盾,欲擒故纵,抓住对话主动权。接着讲“见牛未见羊也”,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将宣王心理的疑难、矛盾用启发式给以解决,从而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P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