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浒传》所宣扬的忠义的特点。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为《忠义水浒传》或直称《忠 义传》,突出了梁山好汉的“替天行道”,强调其 “忠义”性质。“忠”是对朝廷、对君主的忠诚, “义”是对朋友、对弱者的义气,二者皆以儒家的 道德观念为基础,同时又融合了下层百姓的愿望 和意志,特别是“义”的一方面,更多的是张扬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精 神,这与绿林豪侠文化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鲁 智深的“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 松的‘‘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都以 他们的勇武和力量震撼着读者,在相当程度上 体现了保护弱者的“义”的精神,并且与“大块吃 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图个一世快活”的 市民思想息息相通。在这个意义上,“义”又往往 与强调顺从君权的“忠”的思想相冲突程的小说中, 宋江这一人物身上就充分展现了小说强调的 “忠义”的思想倾向,同时在他身上也暴露了 “忠”、“义”难以两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