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角色理论的基本内容。
角色理论是由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奠定基础,后经罗伯特•帕克、雅各布•莫雷诺、拉尔夫•林顿等多位学者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互动理论。“角色”一词原指剧本中的人物或演员在戏剧舞台上依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人物的行为。在此,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角色理论包括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和角色实现等主要内容。(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系体,系,每个组织都有各自的关系网络,所以,当人们在处理个人或组织的不同关系时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关系体系和网络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是作为单一.的角色出现,而是表现为“身兼数职”的角色丛。一个人所扮演的各种角色随着个体的生理变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称之为角色变换,角色变换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角色扮演者与其所扮演的角色在人格特征方面相互影响。一方面,角色扮演者的人格特征决定着所扮演的角色特征。另一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特征也会影响甚至改造角色扮演者的人格特征。(3)角色期望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社会结构中的一定地位都内在地包含着某种角色期望系统。个人行为通常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角色期望的影响:一是团体的正式要求。在团体目标、团体意识、团体的权利和义务中就包含着对团体中的个人行为的要求,这种要求可以具体化为某种岗位、某种角色的行为规范。二是非正式组织或团体、人群的非正式要求,也会对角色行为产生某种导向作用。(3)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不同角色行为以及不同角色期望之间的矛盾。造成角色冲突的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其一是个人角色结构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一个人往往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或人际角色,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同时扮演好所有的角色,于是发生了角色冲突。其二是角色偏差,即不同的人由于角度、利益或观念不同而对角色具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也就是对同一个角色具有不同的角色期望。其三是角色变换以后,对新角色的角色期望不熟悉,不理解,导致同角色结构中其他角色扮演者发生冲突。(4)角色实现角色实现是指在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角色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主体适应环境的过程。角色意识是角色实现的关键。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强烈的角色意识,那么就容易发生角色冲突,也难以实现所扮演的角色。角色意识是否明确同社会对角色是否有明确的期待、角色扮演者是否具有相关经验以及环境和时代的变化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总之,角色理论认为:由于一个人同时扮演着多种不同角色,因此他就肩负着不同的角色期望;不同的角色期望要求他遵循不同的角色规范。如果角色扮演者不能很好地按照某种角色期望、遵循某种角色规范去扮演他此时此地应该扮演的角色,那么,就会出现角色偏差。如果角色扮演者,尤其是那些身兼数职的角色扮演者具有强烈的角色意识,使其扮演的各种角色都能够遵循应该遵循的角色规范、符合当时肩负的角色期望,那么,他就能够成功地做到角色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