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教师认为“学前儿童年龄太小,跟他们真的讲起科学来根本没法讲得通”,于是就用一些不恰当的比喻、童话故事来给儿童解释科学现象,而有的教师则在让儿童探索物体怎样才能移动时,为了追求“科学性”,就让儿童解释什么叫“物体”、什么叫“移动”,结果儿童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根本不感兴趣,也无法理解。(1)你认为这两种教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怎样才能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时,体现这两方面的要求?
(1)这两种教师的做法都不对。前者把启蒙性理解成了可随意降低科学性的要求,不应该用一些不恰当的比喻、童话、故事来给儿童解释科学现象。诚然,很多年幼儿童对自然的解释都具有泛灵论的色彩,他们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解释,但是,如果儿童自发地作出一些幻想的解释,如“风是风婆婆吹来的”当然无可厚非,甚至还要加以鼓励,而教师如果将其作为科学的结论教给儿童,显然违背了科学性的要求,也是不合适的。而后者则与前者正好相反,他太注重科学性,而忽视了启蒙性的要求。其实坚持科学性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定要用严密、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也不一定非要通过科学的概念和术语,而完全可以用日常的语言,通过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儿童能否准确地表达科学概念和术语,而在于教师能否将科学的原理蕴藏于简单的现象中,让儿童在探索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对科学的理解。(2)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时,要体现科学性和启蒙性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要:①选择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让儿童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科学。在诸多科学内容中,有的内容能够表现为具体、直观的形象和现象,是可以直接探索的,我们可以选择这些学前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作为他们学习的内容。②选择儿童可以理解的内容,将复杂、深奥的科学道理寓于简单、明显的现象之中,让儿童通过具体的经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粗浅理解。学前儿童学习科学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具体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为儿童提供的内容必须是具体的科学知识。它既不是介绍抽象的科学概念,也不是让儿童“随便玩玩”,而是把科学性和启蒙性结合起来,将科学性寓于启蒙性之中。③选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引导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内容。选择内容时,必须要考虑儿童的生活经验,要在儿童已有科学经验的基础上,把儿童从已知引向未知,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经验,把科学启蒙看成是从零开始,也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向儿童介绍一些他们根本不熟悉的内容。